在2023年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作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以《普及古典名著 弘扬传统文化》为题进行了发言。就“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典诗词有何特殊价值”等问题,人民网记者对莫砺锋教授进行了专访。
【资料图】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受访者供图
记者:什么是观念文化?观念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什么至关重要?
莫砺锋: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非常丰富。大致说来,它主要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与观念文化三大类。
器物文化,包括与其共生的科技文化,总是不断发展、后来居上的。万里长城曾经有力地抵御了游牧民族对华夏的侵扰,今天我们仍可登临长城来感受先民坚苦卓绝的精神,却不会再去修筑类似的国防屏障。祖冲之是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数学家,而且将这一纪录保持了长达800年。今天我们仍会敬仰祖冲之的伟大成就及科学精神,但我们知道现代数学家借助机算机已将π值推算到小数点后十万亿位。
制度文化是随着社会进步不断演变、与时俱新的。历代的书院曾经培养了无数英才,明代东林书院里那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著名对联至今仍为人传诵,但书院制显然已经不合现代的教育体系。
当我们说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时,最主要的对象应是观念文化。观念文化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它是整个文化体系中最核心的深层结构,是我们的祖先思考万事万物所形成的精神产品,是祖先的意识形态、价值判断和思想结晶。
观念文化是最稳定的文明传统,古人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又说“天不变,道亦不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观念文化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的理论标准,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它能为我们建设现代文明社会提供积极的思想资源。
记者:典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怎样的人文精神和什么样的社会价值?
莫砺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观念文化的主要载体便是用汉字书写的大量古代典籍。《尚书》中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从殷商以来,用汉字书写的典籍浩如烟海,“经、史、子、集”四大类图书的惊人数量便是明证。尽管有秦始皇焚书坑儒,还有历代的战火劫难,还是有很多古书保存下来了。
我们现在拥有数量巨大的古籍,也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经典。这些经典记录了中华先民们精神生活的所有内容,他们的感受,他们的思考,都在汉字文本中得到高保真的记载,后人阅读、理解也不很困难。汗牛充栋的大量典籍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中华典籍的思想价值和认识功能历久弥新,它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便捷的桥梁,也是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了解中华文化的最佳窗口。整理典籍,领会、阐释典籍记载的文化精神,便是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最有效的手段。
记者:当代人文学者为何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该如何做到?
莫砺锋:继承传统文化不是少数专业研究者的专利,而应该是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义务。所以,古籍整理也并非仅与少数专业工作者有关的冷门学术,而应该是与全社会所有成员密切相关的伟大文化工程。
古籍整理的终极意义在于更好地阐释传统文化的精神,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手段则是对重要的中华典籍进行完整细密的文本整理,以及准确可靠的注释和生动灵活的解说,从而将经典名著引入千家万户。
近年来,古籍整理最显著的成果当然是那些大型文献集成的编纂和著名古籍的校点,前者如《全宋诗》《全宋文》,后者如二十四史新校点本,这些成果有着巨大的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但是它们基本上只是学术界的研读对象,很少进入普通读者的阅读视野。换句话说,这些成果的意义基本上局限于学术象牙塔内,并未普及到整个社会。
我认为在当前的大形势下,从事古籍整理的专业工作者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对典籍进行严格的文献整理以及精深的学术研究,然后要做好认真负责的普及工作,两者不可偏废。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学术基础,后者是前者发挥社会效益的必要传播载体。
记者:您主张让古籍走出学术“象牙塔”,走入千家万户,在当代社会里,古典诗词对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有什么样的特殊价值?
莫砺锋:在长达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中,发展最成熟的文学样式首推诗歌。早在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提出了“诗言志”的观点,成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
中国古诗的主要内容就是吟咏人们的现实生活,抒发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内心情志,它和以歌颂神灵为主要内容的古代西方史诗有根本的不同。正因如此,在中国古代,“诗言志”不是少数诗人的专利,而是全民族陶写心声的普遍方式。“诗言志”不是偶然情境中的灵感突现,而是一切生活场合中的抒情渠道。
从先秦时代起,作诗便成为普遍的文化活动。“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是说社会上层人士以诗歌为必备的技艺。而传说中的“采诗”和“献诗”制度则反映出社会下层的创作情形。从《诗经》与《楚辞》开始,中国诗歌历经两千多年从不间断,从形式、内容到风格都得到了尽善尽美的充分发展。优秀诗人灿若繁星,名章迥句美不胜收。中华文化赋予诗歌以无比强大的功能,成为深入人心的文化形态。
在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志士仁人,他们的生命火花为中华文化增辉添彩。当后人缅怀这些光辉人物时,诗歌往往成为最为耀眼的闪光点。行吟泽畔的屈原,飘泊江湖的杜甫,他们凭借其壮丽诗篇在中国人民心中获得了永生。文天祥舍生取义的人格精神凝聚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诗中,林则徐奋不顾身的报国热情凝聚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两句诗中,永远激励后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可以说,没有其它古代经典可以更简洁而完整地表现志士仁人的一腔热血,也没有其它古代典籍可以更生动而在后人心头烙上更深的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