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资讯:如何迎娶大唐公主当儿媳妇?十大传世名画《步辇图》告诉你

玉兰博物   2023-05-19 17:29:09

如何迎娶大唐公主当媳妇?

画家阎立本用他的《步辇图》告诉你答案。


【资料图】

这是一幅描绘 汉藏和亲 的历史画卷,是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记录了唐代初年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公元641年, 唐太宗会见接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 这一重要的历史场景。

(提示:全文共 2427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统一吐蕃 建立王朝

唐朝在杰出的政治家 唐太宗 的统治下,成为东亚地区最强大的国家,发达的经济、文化吸引了周边各少数民族和国家向唐朝朝贡,或通过联姻以求和平交往。

此时,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吐蕃,也在 松赞干布 的统治下发展起来。

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颇有作为的一位明君。他精通骑射、角力、击剑,而且武艺出众,又爱好民歌、善于吟诗,是一位文武全才。 年仅13岁时成为了吐蕃的赞普(国王) 。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平定内乱, 使吐蕃王朝恢复统一。

(松赞干布 图源/藏族教育网)

因仰慕唐朝文化,松赞干布也向唐朝请求联姻。

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派了特使去唐朝提亲但是未能如愿,六年后他再次派出使者禄东赞求亲。

禄东赞六试婚使

贞观十四年(640年),禄东赞带着礼物到了唐朝国都长安,才发现竞争对手更多了,唐朝周边几个国家也派出使臣,向才貌双全的公主求婚。

于是唐太宗设计了六道难题来考验各国的使者,只有胜者才能迎娶公主。

第一题,九曲穿孔。要求将一条红绳穿过一颗孔洞曲折往复的明珠;

第二题,分辨母子。要求使臣们对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进行母子配对;

第三题,喝酒吃肉。要求在一天之内吃完一百只羊,喝完一百坛酒,还要将羊皮揉好。

第四题,分辩根梢。命令各国使者分辨出一百段松木的根和梢。

第五题,夜不迷路。考验他们能否在夜间的宫中找准方向;

第六题,辨认公主。要求使者们从300名穿着同样服饰的女子中,辨认出真正的公主。

没想到禄东赞凭借自己的智慧通过了这六项测试,唐太宗非常欣赏他的头脑和才能,于是便 同意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

唐蕃姻缘一线牵

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正是描述了禄东赞作为婚使觐见唐太宗的场景,这幅传世名画也成了汉藏友谊的见证。

《步辇图》长129.6厘米,宽38.5厘米,绢本,设色,刻画了4男9女共13位人物。

何为步辇? 辇 ,通常代指 帝王所乘坐的代步工具 ,本来和车一样有轮子。秦以后,帝王所乘 辇车被去掉车轮,由马拉改为人抬,故称作“步辇” 。

这幅画分为两部分,左侧是禄东赞和典礼官、通译者,右侧是坐在步辇上的唐太宗及侍女。

(《步辇图》 图源/网络)

从构图的角度看,《步辇图》以中轴线为界,有明显的的 左疏右密 的布局设计。右方以唐太宗为中心聚拢围城的紧密的侍女群,左方以吐蕃使者为中心宽松的官员群,两侧相互牵引。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左侧的三位人物。

位居最前方的着红袍的男子是负责引见的 典礼官 ,面露恭敬之色。画家阎立本巧妙地利用了典礼官长袍与盖顶的红色相呼应,映衬出喜庆的气氛。

(典礼官)

典礼官正在将他身后的吐蕃使者禄东赞引荐给唐太宗。

中间这位身着吐蕃特色长袍的男子就是 禄东赞 。他一脸络腮胡,双手交于袖口,微微躬身,规矩之中颇显拘谨,似谦恭有礼又似在察言观色,表现出对唐太宗的敬畏和崇慕。

(禄东赞)

最后边穿着白袍的男子是宫廷里的 通译者 ,也就是翻译官。他神情谨小慎微,诚惶诚恐。

(通译者)

我们再来看右侧,唐太宗李世民作为画卷中的中心人物,体态相较于其他人物来说 更为高大 ,位置也更醒目,凸显出他的帝王尊贵地位。这是画家为了 突出重要人物 一贯的手法。

唐太宗坐在步辇上,宫女们打着两把屏风扇交叉于唐太宗的头顶,使唐太宗的形象在整幅画卷中更为夺目,观画的人自然会把目光放到唐太宗身上,不得不令人赞叹阎立本的独特设计。

唐太宗体态丰腴,他没有穿朝服而是便装,并且一只左脚伸出袍服之外,露出袜子和圆口便鞋。与宫女红绿相间的宫服相比,太宗身着的褐黄色衬衫、黑色靴帽显得庄重威严。

(唐太宗)

步辇图生动地记录了一千多年前汉藏两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汉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文成公主入西藏

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朝派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吐蕃民众准备马匹、食物等,隆重地欢迎文成公主一行人。松赞干布率军队在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内)迎亲。他还仿照唐朝的建筑风格, 为文成公主建造了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图源/图虫)

据记载, 文成公主入藏时,不但带去了中原的大批丝织品以及经史、历法、医药 等众多文化成果,而且 还把中原地区的生产技术如纺织、酿造、造纸等带到了吐蕃 ,对吐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文成公主入藏,对当地人民的生活也有所影响。文成公主不喜欢吐蕃人的赭面习俗(把脸涂成赤褐色的习俗),松赞干布下令禁止吐蕃人的赭面习俗。松赞干布自己也脱下毡裘,穿上纨绮,逐渐仰慕唐风。松赞干布还派出吐蕃贵族们的子弟,请求进入国学学习《诗》、《书》,又请唐朝文人典其表疏。

永徽元年(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继续维持着唐朝与吐蕃间的友好关系。她深受吐蕃人民的爱戴, 藏传佛教把她视为绿度母的化身 。直到现在,拉萨的布达拉宫中还保留有他们的塑像。

(松赞干布(中)和文成公主(右)的雕像 图源/网络)

业余画家的传世名作

《步辇图》的作者阎立本,虽然以丹青之技流传千古,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经典的传世作品,但他 并非专职画家,作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阎立本出身于艺术世家 ,父亲阎毗是一位对书法与绘画造诣颇深的才子,娶了北周武帝之女清都公主为妻。也就是说 北周武帝宇文邕,其实是阎立本的外公。

阎立本的哥哥阎立德,也在父亲的熏陶下有着不俗的艺术成就。

在唐太宗贞观年间(627年—649年),阎立本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唐太宗非常欣赏阎立本的的绘画技巧,每逢京城有重大事件,皇帝都会命阎氏兄弟作画。

比如文成公主进藏时,阎立本就创作了传世至今的《步辇图》,而阎立德画了一幅《文成公主降番图》,可惜后来失传了。

正是有了阎立本兄弟的妙手丹青,历史才能以另一种形式流传下来。

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用画笔雕刻了大唐风华。

参考资料:

[1]《名画里的中国史》

[2]最爱历史:《阎氏兄弟,YYDS》

—END—

— 今日博物 —

最新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