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两球优势,次回合在主场作战,国际米兰在哨声吹响时,就已经有了身位上的优势,然而这并不能让球队有所放松。
因为国际米兰在本赛季最大的敌人都不是对手,而是自己。
和首回合的首发阵容相比,小因扎吉没有做出多少调整,依然是现阶段他相对较为信任的11人,然而在这11人当中,年龄达到30岁以上的球员有多达5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所以,能否把足够的强度坚持到哨声再次吹响的时候,同样是除了比赛结果之外的一大悬念。
开局阶段,国米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劳塔罗-马丁内斯很快就能利用到本菲卡在两线之间的空当,而且拼抢的胜率很高,帮助球队形成推进和反击:
而在第14分钟,国米先是利用到了哲科在奥特门迪的身体优势,随后劳塔罗-马丁内斯与奥塔门迪在拼脚下时获胜,让巴雷拉在禁区角的位置有了充分的操作空间:
此球一进,总比分变成3-0,国米的优势就更大了,所以在主场,他们也开始有意识地回收阵型,寻求让比赛打得更稳健一些。
当然了,这不可避免地会让本菲卡在脚下获得球权,在外围获得空间,然而尽管本菲卡可以从左路探索到国米肋部和中路的机会,还是会被国米的防守结构轻松破坏:
阵线回收,除了防守端要顶住压力之外,就需要进攻端来打出威胁,释放压力,从而让中后场获得一些喘息的空间。
这个时候,国米的问题就开始暴露出来了。上半场这次反击,国际米兰胎死腹中:
而能来到前场的进攻,则是由迪马尔科带到前场的:
问题还是老样子:没有速度元素。
国米前场没有速度,这已经是孔蒂执教时就已经存在的问题,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卢卡库身体和状态好的时候,还算能提供一点,但大部分时间都是由翼卫来提供的,然而翼卫是中后场的角色,身背防守职责,所以在守转攻的第一线,国际米兰不缺对抗和技术,缺的就是速度。
这一元素没有,国际米兰的反击效率就拉不上去。
反击打不出来,本菲卡就感受不到太大的压力,他们因为回追、落位所带来的消耗也就不会很大,如此一来,压力倒灌,再加上时间推移,体力下滑,反倒是国米后场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于是在上半场末段,本菲卡不仅可以通过右路传中搏得一粒进球:
在国米的核心区域也是来回游走:
而国际米兰的这一问题,即便经过15分钟的中场休息也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
到了下半场,面对施密特的率先发力,国际米兰在主场失去了对比赛的控制,只能是依靠全队的防守结构和球员的防守意识进行抵挡。
当然了,从控制比赛的角度来说,国际米兰在下半场初段是标准的被动表现,但如果从意大利足球的审美角度来看,国际米兰的表现其实还算可以。
因为本菲卡虽然压上、堆人,但实际的攻门威胁并没有打出来,满打满算可能只有这次若昂-马里奥从达米安和阿切尔比之间杀入算是一次像样的进攻:
这样说来的话,确实还算容忍范围之内,而转过头来,国际米兰依然可以从左路形成一些反制:
于是在第65分钟,迪马尔科和姆希塔良在这一路二打二得手,劳塔罗-马丁内斯接应传中打进国米的第二球:
总比分变为4-1,比赛悬念已经不大了,而且本菲卡为了迫近比分,后场也变得越来越散,国米本有希望更早地杀死比赛:
当然了,小因扎吉也看得出来球队不能再这样坚持下去,于是在第76分钟更换了双前锋和巴雷拉,收效也很快到来:
至此,国米晋级就已成定势,只不过在比赛末段,质量下降,国米球员也在体能下滑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有些放松,结果在两次定位球进攻中丢掉了两球:
所以,3-3这个单场比分看起来有些惊人,但国米晋级的过程还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仅就这场比赛来说,国米的优点还是效率不错,在绝佳进攻机会不多的情况下打进三球,进攻能力还是问题不大的。
问题主要就是老将居多,跑动提不起来,尤其是在比分领先的时候,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控制力不足的情况,加上前场速度元素不足,所以杀死比赛的能力有些欠缺,至于最后时刻定位球连续犯错有些偶然,整体防守结构还是相对可以的。
但是,整支球队的上限也是比较清晰的。
本赛季,国际米兰在联赛表现不佳,但从具体数据来说,进失球和身边球队都差不多,主要就是输球场次太多。
这说明球队前后两端还是有着明显的问题。哲科和卢卡库本赛季状态始终一般,即便如此,年轻的华金-科雷亚也扶不上来,进攻端只能靠劳塔罗-马丁内斯和中场苦苦支撑。而在防守端,最过硬的什克里尼亚因为转会和伤病的问题难以驰援球队,这使得小因扎吉只能用达米安来代打,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整个防线的实力下降。
于是在本国联赛里,本可以取胜的球,无法打平却最终输球,而欧冠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赛事,意大利球队因为足球思想上的独特性,总会占得一些先机。本赛季四强当中,有两支来自意大利的球队,再加上执教皇马的意大利主帅安切洛蒂,意大利足球对防守结构的重视,能够帮助他们在这种杯赛里获得更好的成绩。
而在半决赛,两支意大利球队相逢,必定会带来两场极具意大利特色的比赛,比如说,两回合的总比分只有1-0。